近期,我市实施新一轮市级部门(单位)和区、县(市)“敢为善为、图强争先”实绩比拼活动。经过综合比选,市应急管理局当选为二季度实绩比拼先进单位。 市应急管理局紧紧围绕“平安护航亚运”工作主线,坚持排查全覆盖、整治全闭环,统筹协调推进安全生产和防汛防台隐患大排查大整治,4期工作成效排名均保持全省“第一梯队”,其中有11项“两全两铁”指标列全省前二位。1-6月份,全市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总体平稳,生产安全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同比下降48.5%、37.9%,自然灾害领域未发生灾情和人员伤亡事故。 统筹加强“8+X”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综合治理,深入推进印染行业、“园中园”“厂中厂”、全链条电气焊、燃气等专项行动,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,全市累计排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31.95万家次,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53.81万处,其中重大事故隐患21368处、整改率100%。围绕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要求,调研形成《高风险“园中园”“厂中厂”判定标准》《村级工业集聚点安全管理“十个有”标准》等标志性成果,全省首创高风险园区判定标准、“一键按铃、整楼报警”、企业“三图一表”和“智安园区”等具体做法,有效加强源头预防、综合防治。 深化拓展基层应急消防“四大体系”建设成果及社区应急体系改革工作,清单化明晰镇、村、企和个体经营户权责边界,全市2157个村社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签订率100%。整合民兵、警务、医务、物业等专业人员,建成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1957支。加快“快响直达”应急救援网络建设,新(改)建镇街综合应急消防救援站52个,同步提档升级全市应急救援装备1299件、应急救援车辆52辆。研究推进基层应急消防制度化、高效化改革,明晰“8个进一步”工作任务,相关工作做法获应急管理部肯定。 研究出台《关于安全生产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工作措施》,明确“严监管、优服务、促发展”七方面21条措施,推行关键事项主动提醒,提高审批监管效能,同步制订落地5条上市企业全生命周期增值服务清单,助力企业安全发展。会同组织、经信部门制定下发《关于各级驻企服务员帮助企业做好安全隐患自查自纠的工作提示》,全市近1万名驻企服务员帮助企业开展隐患自查自纠,整改隐患6000余条。以“一地一进”试点为载体,开展70场“党建联建聚合力 应急科普下基层”活动,参与人数达到1.8万余人次,进一步提升企业主体安全生产意识。 立足“防大汛、防强台、抢大险、救大灾”,累计检查小流域山洪、城市内涝等重点风险和亚运赛事场馆等核心点位3.38万余个,督改隐患3009个,有力应对20轮强降雨、强对流天气过程,发布气象预警580条,叫应7900余人次,实现“存量全覆盖、整改全闭环、灾害零发生”。摸底排查防灾减灾物资装备储备情况,全市共储备物资装备754类、327.2万件。建成避灾安置场所1819个,勘定城市核心区临时避灾场所106处,合计可容纳18.1万余人。
|